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一直都很想要寫一篇文章跟大家聊聊歐洲的食物保護標誌,發文前夕,我拿著我的文案給「藝術總監」小雜工調整排版的時候,他看了一下內容,問我為什麼三更小尾巴的客人會需要這篇文章呢?所以今天,我們就先來談一談保護標誌們對我的意義好了。
我一直是一個很愛吃的人類,對於我來說,尋找好的食材,了解它如何生長,在哪裡生長,又是如何來到我的餐桌上,表現出什麼風味,這一切都讓我非常著迷。透過餐桌上的食物,我就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,拜訪遙遠的國度,並且透過味蕾的記憶,為這趟旅行留下回憶。(現在是在演愛情史詩劇嗎?!)
#風土的魔法
我們也許都有這樣的經驗,在小餐館吃飯的時候驚呼「啊!這道菜有我奶奶的味道!」;或是在國外吃到一顆芒果「咦!這是我們台灣的愛文芒果吧」這就是風土以及技術傳承所帶來的魔法。無論你在天涯海角,我都認得!(已落淚)
從前有一陣子,我非常著迷於製作義大利麵,那個時候我對起司還是完全外行,炒出幾盤有點樣子的台版義大利麵之後,就會開始好奇義大利人到底是怎麼做這些菜的呢?
我要怎麼道地起來呢?人生至少要道地一次吧?(很堅持)從罐裝粉狀帕瑪森起司,到外國超市的塊狀起司,我開始發現世界上可以刨在麵裡的起司不只一種,在進行了各種土法煉鋼的研究之後,終於鼓起勇氣走進起司專賣店,假裝很專業的跟店員說,我要整塊的帕瑪森,結果店員拿了一塊標籤大大寫著「帕米吉阿諾雷加諾」的起司給我⋯⋯
我真是內心一團亂⋯⋯我是誰?它是誰?看著手上這塊跟帕瑪森只有一個「帕」字相同的起司,實在不知道自己買得東西對不對(沮喪)
#土地氣候留下的獨特印記
食材在生長的過程中,都會因為土地和氣候特性留下獨特的印記,這些印記是在產地以外不管怎麼種植與養殖都模仿不來的,並且也讓食材擁有獨一無二的風味,這就是「風土」。
簡單來說,幫助我們有效辨認產品因風土而擁有的獨特性,就是產地保護標誌的功用。此外,保護標誌也能幫助我們辨認由代代相傳保存下來的加工技法製作,而能塑造出具有獨特性的商品。
就像奶奶牌肉粽一樣,即使隔壁小明跟蹤奶奶去市場買了一樣的食材也做不出一樣的產品,這些人為因素,也受到保護標誌的保障。
#職人的浪漫存在於代代相傳的那雙手
因此,受到產地保護的產品,也許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胃口,卻可以讓我們體驗到極具地方風格,甚至幾世紀傳承下來的故事的味道。
品酒的時候常常聽到人說「啊是白堊紀土壤的味道」,品起司的時候我們也是一樣浪漫的,我們會說「啊是阿爾卑斯山腳下那草原與溪谷的味道」,這就是傳承以及風土的魔法。而保護標誌,就是一扇門,可以作為我們探索的起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