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,我人生第一位宅配客人(測試編號No.01哈哈哈哈)跟我討論了迷你起司盒裡的起司,他心目中的鹹度順序和介紹紙條上的不一樣。

其實鹹度感受是主觀的。我們偉大的舌頭受器is very深奧⋯⋯像是我爸就對我們家某支醬油的鹹味特別敏感,不管加多加少,他都覺得鹹!

我們對鹹度的感受也會隨著自身當下的狀態,還有我們先前吃過的食物鹹淡影響而有所不同。所以,沒錯兒,這張介紹紙條⋯⋯只能當做一個大致上的鹹味參考而已。

而且呀,說到傳統手工製作的起司,即使製作程序都相同,也會受到天氣的冷熱變化等等因素,導致熟成快慢不同,進而影響鹹度。

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經驗⋯⋯在起司櫃上買了從前吃過的起司,但是回家跟它相見歡的時候,立馬懷疑它不是同一人?!除了鹹度可能差距很大,甚至質地也非常不同(原本QQ的變成流質之類的)。

因此,時時觀察起司的熟成狀態,也觀察自己的味覺感受,實在很有趣呢😊